【無塑小舖】野植藥草酵素潔牙液



每天早晨與自然親吻,還你真正的味覺。

嘴巴和舌頭應該要知道,什麼是真正的酸、甜、苦、辣。
來自花蓮自然農法野植藥草製作的酵素潔牙液,可刷牙,可漱口。
取代化學合成牙膏,讓味覺神經不再被麻痹;每日酵素漱口保養,幫助口腔淋巴排毒代謝。


野植藥草酵素系列-潔牙液
 單罐50ML / 售價180元
潔牙液+竹牙刷兩支 / 特價 400元 

產地: 台灣

❈ 產品特色❈
‧適用於日常口腔清潔,可取代牙膏
‧可刷牙、可漱口
‧使用德國進口玻璃滴瓶
‧使用天然發酵方法製作不含合成防腐劑
Share:

[無塑實驗週記] Week 6 外食也能做到無塑生活嗎?


[無塑實驗週記] 4/21-4/27 Week 6
總製造量:16 件 (產品包裝 37%、食物相關25%)
垃圾量:14件 (占總比例87.5%)
可回收量:2件 (占總比例12.5%)
新購置的塑膠品:0
因購物或交流製造出的塑膠品:0

從每個星期的塑膠垃圾照片,看得出我們家每天至少有一餐外食嗎? 

本週恰巧遇到電視台記者來訪,看到家中的垃圾量極少,問了一句 "因為你都外食嗎? "。乍聽之下突然有很深的罪惡感,但仔細想想,外食也可以吃得很少垃圾量阿。如果先不計算外面餐廳的食材包裝、料理過程等無法插手的部分,光是吃法的選擇,垃圾量就是天差地遠。

試想兩個場景。

Share:

[無塑實驗週記] 4/14-4/20 Week 5


總製造量:47 件 (產品包裝 40%、食物相關19%)
垃圾量:31件 (占總比例66%)
可回收量:7件 (占總比例15%)
新購置的塑膠品:夾腳拖鞋*2
因購物或交流製造出的塑膠品:
洗髮精空瓶、竹籃外包裝塑膠紙、新購鞋保護海綿*2、銀行裝零錢的塑膠袋、裁切器袋內裝塑膠袋、購物塑膠袋

* 這個星期非常有趣。

跟朋友逛超市,克制不住檢查推車裡每個物品的包裝。

朋友: 那是塑膠瓶啦 (阿好正用手戳弄著瓶子)
阿好: 可以買玻璃瓶裝的米酒阿
朋友: 不是都可以回收,有差別嗎?

去散裝餅乾店買餅乾。

阿好: 我有自己帶餅乾盒子,可以直接裝在這裡面嗎?
老闆: 我們這個袋子是夾鏈袋,很好用的,而且塑膠可以回收,很環保啦

我們看待回收,是因為它是垃圾危機的救星? 還是這兩個字早已成為不停消費的贖罪券? 三個節省資源的大步驟: Reduce(減少購買)、Reuse(重複使用)、Recycle(回收)。回收其實是最後一個步驟,當非不得已一定得用到,而且無法重複使用跟修復,最後才將它回收,希望能降低製造下一個物品的資源浪費。
Share:

簡單生活‧無塑實招


這是為了今年台北地球日綠市集做的活動傳單,沒想到現場大受好評。在整理出更實用的無塑招數之前,先跟大家分享這十招吧!!

Q: 請猜猜光今天出門逛街的行頭中,你的身上有多少塑膠?

A: 除了自帶環保食具、購物袋、回收寶特瓶,我們還需要更多行動創造無塑家園。

1. 在市集購買商品時,主動向店家要求裸裝,並請他們重複使用本來的包裝。

2. 多利用二手物交流,減少新塑膠製品和塑膠廢棄物,一舉兩得。

3. 選擇非塑膠包裝的清潔品及保養品,手工皂及家事皂是無塑生活的好朋友。

4. 選擇棉、麻等天然材質購物袋,不織布屬於塑膠家族,而且比塑膠袋更難以分解。

5. 棉、麻等天然材質的衣服更適合炎熱天氣,屬於塑膠的人造纖維製程中還潛藏有毒化學物質的危機。

6.  選擇非塑膠製的飲料包裝,購買搖搖杯時,請店家不使用塑膠封膜,並使用自備的不鏽鋼吸管。

7. 使用茶具或金屬濾網泡茶,避免使用一次性茶包袋。市售茶包袋七成為含PET材質的塑膠茶袋。

8. 購買玻璃瓶裝的廚房調味料,將塑膠罐踢出廚房。

9. 停止吃口香糖。讓口香糖嚼感好的膠基成分也是塑膠一員。

10. 選擇生物可分解牙刷,一起減少台灣每年近一億支塑膠牙刷廢棄物問題。 


Share:

[無塑實驗週記] 4/7-4/13 Week 4


製造量: 42件 (包裝用途 57%,食品相關22%)
垃圾量: 30件 (占總量71%)
回收: 2件 (占總量5%)
本週購買/使用到的塑膠製品:糖包裝袋、小蘇打粉包裝袋、塑膠大臉盆、網購包裝袋*3、網購防震泡泡袋*2、透明塑膠袋

* 本週的大事件是家中的熱水器壞了。之前參加志工旅行時,發現用大臉盆洗澡非常省水省時,不像使用蓮蓬頭時,會站在那兒沖個十幾分鐘。決定將計就計,短期內就不加裝熱水器,兩鍋熱水就足夠把身體洗得乾乾淨淨。本來應該好好挑選一款浴用木桶,但事發突然,最後很不情願地選擇了塑膠水盆,既然這樣,就用這款水盆一直到天荒地老吧。

* 從三年前開始,為了減少新書製造的資源消耗,遇到想要閱讀的書籍,就盡可能透過圖書館借閱或二手書店購買。書籍,本就最適合成為共享資源,流傳在不同人、不同社群之間,讓智慧不單單屬於少數人。之前為了圖方便,大部分都是透過網路二手書店購買,這次發現手邊的塑膠包裝袋和防震泡泡袋已經多到不行,絕大部分也都是來自網購。一邊寫垃圾日記,一邊寫信詢問廠商是否能提供訂單特別服務,不使用塑膠袋包裝,希望之後能獲得好消息跟大家分享!!


Share:

[無塑實驗週記] 3/31-4/6 Week 3



製造量 29件 (包裝用途 69%,食品相關 45%)
垃圾量 10件 (占總量34%)
回收 6件 (占總量20%)
本週購買/使用到的塑膠製品:裝蔬菜的塑膠袋*3、原子筆、奇異筆、和室椅送貨包裝袋*3、金紙包裝繩、食品包裝袋*3、塑膠提袋

要認識一個人,從垃圾是最好的方式。常常,在我們丟掉東西的同時,也把自己面對那份物品的不堪也一起丟了進去。

從垃圾堆裡,可以看到這個人生活的一切痕跡,包含他的消費態度、飲食習慣、平時在哪些地方出沒?最近有沒有過敏生病? 珍視的東西是什麼? 覺得無所謂可丟棄的又是什麼?

上週被採訪的過程中,現場的所有人突然對我的垃圾細節內容感到非常好奇,後來他們歸結出一個結論:阿好真的很愛吃雞,光一星期就有烤雞包裝袋、炸雞排包裝袋......。我當場真的啞口無言,從來沒有用這個角度看過自己,若是要我回答最喜歡的肉類,雞肉應該也不會那麼直接地出現在選項中。

而這樣無意識的消費習慣創造了多少我們人生的樣貌呢?

寫到這邊,突然覺得,把垃圾照片PO出來給大家看,好像跟裸體在大街上奔跑沒啥兩樣.......

Share:

不逞強運動…7年級女生 起義抗「塑」

感謝聯合報的支持與報導

【聯合報╱記者侯俐安報導陳易辰攝影



洪平珊力行「無塑人生」,除了使用竹柄牙刷
和木製柄畚箕,連垃圾袋也是報紙摺成的。

記者陳易辰/攝影 
牙刷、牙膏、洗面乳,我們每天從起床就開始接觸塑膠。儘管愈來愈多人試圖「戒」除塑膠製品,實際上卻是難上加難。七年級女生洪平珊去年開始努力實踐「不逞強」無塑運動,最近她還在台南租了房子,準備與外界分享她的「無塑人生」。

走進小屋,從掃把、畚箕、電扇,到自製的楊桃湯、捕蚊器,幾乎見不到塑膠的蹤跡。洪平珊從浴室拿出竹牙刷、兩個小罐子,裡頭是牙膏與洗髮精,來自花蓮一家長期經營無毒農場的主人,利用自然長出的雜草製成,「清洗自己,不一定要用到塑膠及化學製品。」

洪平珊,綽號「阿好」,是標準的台北女生。台大中文系畢業後,工作、步調快速,卅歲那年,一念之間想喘口氣,索性辭職到東部徒步旅行、學習無毒農法,去年隻身赴澳洲打工時,開啟無塑生活實驗。

Share:

所謂的「不逞強」無塑運動

把遠大的目標化為每一個可行的小行動,我們就會像蒲公英一般可以自在飛翔。

上回文章發表後,某天朋友D突然敲我,說她仔細地盤查家中的物品,發現要實踐無塑生活根本就是天方夜譚!這想法讓她對這個世界感到更加沮喪。我對著電腦笑了一笑,回她說:換個角度看,塑化人生已經來到沒有更糟的谷底了。如果這次沒有塑膠之外的選擇,世界依舊是這樣運轉的;但若有天發現某個新選擇,即使很微小,只要開始實踐,事情就立刻不一樣。

我們處在一條只會往前,不會走歪的道路上,不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嗎?

這就是小事生活,為什麼特意在無塑運動前,加上「不逞強」三個字的原因。無塑運動是一個長期的挑戰,但不是一場誰用得最少就會得大獎的競賽。


Share:

[無塑實驗週記] 3/24-3/30 Week 2




製造量: 54件 (包裝用途 50%,食品相關 25%)
回收: 4件 (占總量7%)
本週購買/使用到的塑膠製品:
電動鑽槍、螺絲起子、延長線、水龍頭起波器、無痕掛鉤、網購防震塑膠空氣袋

無塑週記暫停了兩週,一邊裝潢+奔波的旅行,一邊收集垃圾完全是超過挑戰範圍,一番掙扎後,決定先將焦點重新回到塑膠垃圾,等塑膠垃圾減量達一定程度後,再加入總量垃圾計算。

第一次經驗從無到有的房子裝潢,才深刻地感受到許多問題跟面向的存在,家用品應該要使用二手還是新購? 甚麼樣材質的家用品能夠歷久彌新,一代傳一代? 甚麼樣材質的家用品,絕對得新添購才安心? 在友善環境跟自己的荷包中掙扎,更深刻體驗到,塑膠為人類帶來的生活便利革命,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的事實。

但沒有時間沮喪,如果塑膠出現的初衷是為了改善生活、減少其他資源消耗,如何讓塑膠回到初衷的正軌,遠離過度消費的工業文化,才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行動目標。
Share:

[無塑+零垃圾實驗週記] 3/3-3/9 WEEK1



製造量:68種 (平均每天9.7件,塑膠製品22件,佔32%)
回收/再利用33種 (塑膠24%)
總垃圾量35種 (塑膠42%、木頭/紙製品57%、鋁箔1%)
本週購買/使用到的塑膠製品
雨傘、含5%彈性纖維的貼身衣物、固定圖書館借書卡的膠帶、PVC膠帶

* 已經比較有意識地減少使用塑膠,因此除持續監控塑膠廢棄物,同時一起挑戰零垃圾計畫!

* 過往把不要的東西丟進垃圾桶後,就覺得這個東西跟我無關了,但這整週丟垃圾的過程,是將不要的東西丟進到收集袋中。袋子的重量、隨著內容物增加而擴張的體積,每一次都提醒著自己: 你又製造不能用的廢棄物了。希望這樣適當的壓力,能夠成為減少廢棄物的創意動力。

Share:

從認識自己的垃圾桶開始



成為這世上你所嚮往的那個改變 --- 甘地
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. ---Mahatma Gandhi

去年五月中,還冷颼颼的南半球冬天,我開始展開一個生活小實驗:認識每天丟掉的垃圾。

記得從許久以前開始,總是坐在馬桶上,看著手上包成綑的衛生棉,疑惑這東西之後會去哪? 每個月都要使用衛生棉,那不是跟山一樣多? 垃圾山可以掩埋多少的衛生棉? 那個時候,總覺得自己無能為力,當周遭的人都走同一條路,理所當然的也只剩下使用跟讓衛生棉填滿垃圾桶的選擇。

在那個冷颼颼的冬日早晨,我無力地拎著垃圾走向社區垃圾集中區,望著巨大桶子裡堆積如山的廢棄物,心裡又是一陣怒吼「到底是可以在一夜之間製造多少垃圾?」我低頭望回自己手上的垃圾袋,裡頭盡是前日大採購留下的"無用之物",看來我自己跟別人完全沒兩樣!

不能再這樣下去了!

Share:

關於小事生活


做小小事 過好生活

小事生活嚮往一種生活方式,不需依賴塑膠,隨處皆可擁抱自然。永續不只是夢想,從日常小事小物開始,創造生活新可能。在這裡提供生活中各式低塑選擇,讓每個人都能用微小而持續的行動,翻轉自己的塑化人生。


 Facebook 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imple.eco

Shar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