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自然共生,竹木食器保養有撇步



工業化追求快速方便,塑膠大量普及化之後,現代人脫離了使用竹木材質的習慣,也漸漸淡忘了竹木食器的好處。天然器皿不僅材質取之於自然,最後也能回歸自然,使用過程中更會和使用者建立特別的關係。透過食器的狀況,日常的生活習慣將展露無遺。因此學習如何保養竹木器皿,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,不僅能讓竹木餐具長期陪伴自己,也能學習到與自然共生的生活之道。

怕發霉? 竹木器皿是生活環境前哨站!
很多人聊到要使用天然器皿,立刻會皺眉頭說「會發霉耶!」其實黴菌無時不刻不存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當中,沒有了黴菌,大自然的各種資源就無法被分解再利用。小事生活販售的竹器都經過高溫高壓碳化過,本身已有基本的防霉效果,在一般乾燥通風環境中不易發霉,可長期使用。

但如果已經落實基本保養,食器還是很快發黑黴的話,表示生活環境過於潮濕,需要立即改善,否則長期吸入空氣中的黴菌對人體健康亦有害。塑膠材質的東西無法像竹木器皿有這樣的提醒功能,因此才說會發霉的竹木材質是幫助我們觀察生活環境的前哨站!

預防發霉小步驟
Share:

講義雜誌報導: 七年級女生的無塑生活

感謝講義雜誌的報導分享~~

無塑生活的實驗當中,最棒的經驗就是學會了陪伴自己。每天都有好多的挑戰要面對,要鼓起勇氣看見自己的心魔,去探索使用塑膠的需求跟自己內在有著甚麼樣的連結。發現問題,面對,面對之後, 下一個難題馬上就在路上等著你。

很慶幸自己當時能做下這個決定,往後的日子也要繼續往前走下去。無塑生活的實驗讓我遇見了自己,是最美好的禮物。希望將這樣的美好跟信心分享給此刻的你,當你也開始要面對改變的時候,別害怕,小事生活會一直陪伴著你。



講義雜誌 邱盈盈採訪

「無塑生活是認識自己的過程。」出生臺北的七年級女生洪平珊自發性展開一場革命性實驗,2011年她逐步實行減塑生活,兩年後開始以照片記錄每天所製造的塑膠垃圾,並尋找可替代的產品,力行「無塑生活」。與外界想像不同的是,她不走苦行僧路線,因而將這實驗稱為「不逞強運動」。

洪平珊接受講義採訪時回憶,2011年,即將滿30歲的她,在臺北擔任電影公司行銷,但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遭遇瓶頸。當下她領悟到自己需要「做些什麼」,才有辦法改變現狀。於是在30歲生日時,送自己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,「我跟公司請了十天年假,一個人到東部徒步旅行,從花蓮南端一路走到臺東,」洪平珊說,自幼在臺北成長的她,在這段旅途中深深體認到內心的渴望,「我期待回歸自然的生活,這樣才有空間與時間重新認識自我。」


Share: